常言中“重赏之下必有勇夫”,“财帛动人心”。
这句话是很到位的。
杨飞瑶之前为人说话,绝对没有此次用心。
就算是江远山那时候,每个月上供金银的时刻。
也绝对没有现在,罗渊送来的那件披风更让人心动。
尤其是那个衣服叠加了,“准备是送给摄政王妃”这种概念之后。
几乎是让杨飞瑶更加的爱不释手了。
在说动苏烈上,杨飞瑶堪称是火力全开。
将苏烈伺候的舒舒服服,绝对没有感受到哪里有被人说动的痕迹。
保证苏烈从这里出去之后,全都是百分百自真心的。
绝对保证苏烈走出杨府之后,不会出尔反尔。
为了这个姚公子的事情,朝廷自然要开一个很大的价格。
先是安排人去试探使臣,看看对方可以开到什么样子的价格。
锦衣卫看到了对方送礼的痕迹,也注意到了对方在京城四处走动,请求别人讲好话的意思。
于是摄政王就知道了,对方的底线,以及他后面的人,愿意出大多的代价来赎人。
王图飞偷运粮食上的事情,是无可抵赖的。
姚正乐身上搜出来的信件,都在说明这件事情的真实性。
与此同时,姚正乐的身份,又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愿意出高价,将他赎回去。
“凌国的朝政看起来,并没有多么稳定啊。”
摄政王看着边关的线报,忍不住说道。
丞相的人,早早赶到了边关,压着将军不许出兵。
使臣的意思,金银全都不是问题。
于是在各方的试探下,他们愿意将王图飞留下,确认了对方转运粮食,以及窃取情报的消息。
同时,交付一千两黄金,三斛珍珠,粮食三千担,边关停战四个月。
凑齐之时,就是将姚正乐带回去的时间。
六皇子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,还安排人在监牢里面,单独给他准备了一个房间。
通风,靠着外面,也不会有人去打扰他。
每日三餐按时按点的送过去。
使臣喜不胜喜,连连点头,这个约定自己完全可以应承下来。
丞相府给的底线,也就在这个下面一点点。
使臣完全没有注意到,这是自己的底线,早就被人试探出来了。
朝臣们本来是打算卡着底线出价格的。
被摄政王拦下来了,“逼迫的太紧,只怕那边不给了。
到时候,竹篮打水一场空就不好了。”
于是他们将价格定在了底线以上,给了他们稍微松缓一点的气息。
消息送了回去,车队本来就在边关等着了。
立刻就欢天喜地的开始买东西,凑这些个赎金。
边关的将士听到价格,心中是不满的。
一来,说好的军需物资没有送过来。
二来,姚正乐在军里的做法,本身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。
现在又要如此多的东西带回去,加上现在是秋收的时间。
等到四个月之后,粮食都收完了,都开始下雪了,还这么打仗?
丞相不管这么多,只让人把边关的情绪给安定下来。
然后迅的把东西准备好,让人来赎回自己的儿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