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UU小说>大明:逆鳞,从质子到摄政王 > 第51章 朱允熥另有计策(第1页)

第51章 朱允熥另有计策(第1页)

朱允熥历经两世,深知祖父所说句句在理。权力不仅源于上层赋予,更需下层认同。若无人认账,权力不过废纸;若有足够支持,即使无名无分,依然可揽大权。

然而,朱允熥另有计策,直言:“祖父,我有一法,既能免去杀戮,又能夺取权力。”

“不但如此,更能驱使他们为己所用,甚至从根本上化解武将跋扈的问题。”

朱元璋微感惊异,目光中闪过些许怀疑。

自古以来,武将专横为一大难题,历代尝试解决均未尽善尽美。以文制武、强干弱枝虽是一策,却易致军备衰弱,宋朝即为明证。其他手段虽有成效,但弊端同样明显。

朱允熥声称能解决,朱元璋自然存疑。然对心爱孙儿,仍愿一听,于是兴致勃勃地问道:“且说来听听。”

“可从两途入手。”朱允熥道出心中构想,“其一,设立军事院校。”

朱元璋闻言先是一怔,随后大笑。

“你所谓的军事院校,不正是武学吗?”

“我们攻下金陵时还未登基,便已设立武学。”

“如今管理武学的官员,名为……”

说到此处,朱元璋忽然止住话语。

他向来勤勉,对朝中官员了如指掌。但这位负责武学的官员,职位实在太过卑微。

此时武学的作用微乎其微,老朱自然不会过多留意。

加之他年岁渐长,记忆力衰退,一时竟想不起那人的名字。

“毕竟我大明一直都有武学,可始终没见它发挥什么实质作用。”

老朱道:“原本设想,武学专收武官后代。”

“意在通过武学培养出一批英勇善战的将士。”

“不想事与愿违。”

“武学要求严苛。”

“那些武将贵族家的子弟,大多自小养尊处优,根本吃不了那份苦。”

“所以没人愿意踏入武学大门。”

“即便有少数肯吃苦的,能力也不差,加上父辈的庇护,他们无需借助武学,照样可以建功立业,飞黄腾达。”

“如此一来,武学就成了鸡肋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”

实际上,早在北宋首次设立武学时,仅维持了不足三个月便被废弃。

原因是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学生。

后来虽重新开办,但依旧成效寥寥。

老朱创办武学同样面临此困境。

自古以来,“穷则习文,富则练武”。

穷人家省吃俭用,勉强还能供孩子读书。

但若学武,真可谓负担不起。

光是吃饭一项,对穷人来说就是巨大的开销。

若按工钱换算收入来看。

这个时代粮食的价格比后世高出几十倍。

学武必须保证营养充足。

对于富家子弟而言,他们虽能负担得起肉类等食物。

但问题是,为何不学文而要从军习武呢?

既劳心劳力,又得面对战场上的生死考验,风险极高。

至于像常升这样的武将后代,安逸地享受着父辈的荣耀才是他们的追求。

算来算去,无论是哪类人,都不愿进入武学。

连合格的学生都难招满,这武学自然显得无足轻重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