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变故时,也可稳住军心。”
“第七,军事学院的招生首先面向指挥使及更高阶的武官展开,之后逐步扩展,确保其影响渗透到整个明朝军队。”
“为每位武将在学院建立档案并集中培训,朝廷便能更清晰地掌握每位将领的具体状况,这对掌控军队极为有利。”
“第八,凭借有功勋的贵族、高级将领的支持,日后学院招收年轻学员时,就会吸引众多追求者。”
“优秀的青年才俊都能自由挑选。”
“以此为基础,逐步替换军队中的将领。”
“时间久了,天下将领都将出自军事学院,遍布各大军营。”
“有了他们,再有武将企图单独对抗朝廷,就几乎不可能了。”
“第九,可以设立一种新制度,让储君或天子亲自出任军事学院院长。”
“这样一来,即便未来的**没有领兵经验,但由于门生遍布全军,也能在军中拥有深厚根基,从而巩固皇权。”
听完这番话,朱元璋拍手大笑:“妙极!妙极!妙极!确实是个妙计,就这么定了!”
“按照你说的,开办军事学院,并由你担任首任院长。”
朱允熥喜不自胜,连忙说道:“多谢皇祖父!”
他心中还有其他想法,打算以这所军事学院为基础,逐渐构建一支全新的现代军队,使大明的军力超越这个时代。
当然,这些暂时不用告诉朱元璋。
他在朝堂上的根基尚浅,仅靠血缘关系让武将勋贵基于利益支持是远远不够的。
执掌军事学院后,他就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政治班底。
朱元璋又说:“用功不如用过。”
“听你的,王弼这些人,我不杀他们了!”
他稍作停顿,接着说:“如果这样,王弼等人的案件,就不能由你来审理了!”
“今天弹劾他们的人是黄子澄吧?”
“那就把王弼这些武将勋贵,都交给黄子澄去审。”
朱允熥微微一愣,随即明白过来。
先立威,后施恩。
朱元璋对于驾驭臣下的手段确实炉火纯青。
“皇祖父英明,孙儿明白了!”
朱元璋点头道:“后续的事,我们就不管了,你自己处理吧。”
“记住,一定要借此机会,好好收服他们的心。”
“还有黄子澄,以及朝中的那些文臣们,也可借此机会略作惩戒。”
“他们这般轻视于你,理应让他们明白厉害,让你威名远扬。”
“你是将来要统领大明江山的人,行事需当果断狠厉。”
朱允熥轻轻颔首,“祖父所言极是。”
黄子澄等人如此配合,不断送来助力与厚礼,的确值得好好回馈。
随后,太祖又问:“适才你说双管齐下解决武将权势过大的问题,开办军事学院是个好主意。”
“那么另一条路呢?”
……
PS:先奉上这一章,今晚定会多更。
……
朱允熥的计策让太祖愈发感兴趣。
谁能想到,这个年仅十余岁的少年竟能提出这般妙策。
不过转念一想,这也正是少年的优势所在。
心思自由奔放,不受拘束,往往能想到旁人无法企及的良方。